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生命的另一種可能(三) 永恒的極樂世界 ?

本文轉自作者自己的作品
發表時間:2003/11/21 17:19:22
http://tw.msg.club.yahoo.com/msg/msga?cid=CAMIS&id=173&tid=51&uid=coobila.tw&o=57&ppp=1&f=http%3a//tw.msg.club.yahoo.com/msg/msgr%3fcid=CAMIS%26uid=coobila.tw%26tid=44%26b=0%26d=0%26p=3&r=984262

科技的能力達到這個水準之後,生命變成可以是永恒的
只要能維持器官的運作,就能確保生命的續存。
因此掌握了器官維續的技術就掌握了最高的權力。
國家不再以地域來區分,而是以你所使用的器官維續系統來區分
所有的貨幣都換成以時間來計數。
此外,
相同的故事仍一樣在上演,而且愈演愈烈。

富有的人擁有億年的時間,窮苦的人永恒的追逐著剩餘的兩三個小時。
貧富的差距因為時間拉長而被放大千萬倍。
而且與舊世界不同的是:這種貧窮似乎是永恒無止境的。

隨著貧富差距而來的治安問題愈來愈嚴重, 而且是嚴重到難以收場。
貧窮如果只是那三四十年,絕大多數的人都還能消極的忍下去;忍一下就是二十年,人生也差不多過完了。
但是如果意識到這種痛苦是永恒的,那麼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再忍下去。
在這種情況下,只有兩種選擇:一是選擇自裁,二是與其自裁,何不幹它一票?
另一方面,擁有億萬時間的富人,他們對自已的生命何等重視?
為了徹底保護自已的生命安全,不把來犯的人殺死(否則他有無限的時間可以報復。) 何以自保?
在舊世界,殺人罪雖然重,再重也不過以命抵命。如果是因為自衛,那更是可以容許的。
在新世界,這樣的想法不無問題;來犯者要的是時間通貨,但是失去的卻是永恒的生命。
階級對立是永恒的,仇恨也是永恒的;這樣發展下去能有多亂,那真是難以想像。

回到今天來看,這些問題其實一直都存在;只是舊世界中有死亡阻隔著,因此問題並未白熱化。
maslow有需求五階級論。也就是說人類的需求逐次為
「生存」「安全」「富足」「社會認同」「自我實現」(不太記得,也許有誤,大致上是如此)
這些需求是依次開展的,從生理到心理的,從消極到積極的,快樂的程度是從弱到強的。
在這五階級的需求上,人類表現得確實與其他的生物都不同。
所有的生物終其一生在追求生存與安全,他們最大的需求頂多是找個地洞,儲滿食物,度過冬天
相對的,人類的需求太高了,遠遠不是地球所能負荷的。
以病理學來說,這就是癌。 人類其實是地球的癌,宇宙的癌。
如果讓人類取得了永恒的生命,那麼誰來滿足這些人類永恒的貪婪呢?
就算把整個宇宙都給了人類,每個人都擁有一個銀河系也是無濟於事的。黑洞是永遠填不飽的。

有了永恒的生命,也就有了永恒的不滿足與痛苦;這難道是人類的未來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