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

台灣的吸引力在哪裡?台灣的文化在哪裡?

原文出自YOUTUBE 評論:

2019-01-07 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各國景點"騙"很大!!


從小學校就教育我們要對自己的文化有信心。 但就沒有一個老師可以告訴我們,到底台灣是有什麼文化? 台灣人從古到今就是活著而以,從來沒有過過好生活。 富二代才懂吃,富三代才懂穿,要富四五代數百年之後才會有餘力去追求所謂的真善美。 台灣做為人家的殖民地,做為人家的經濟動物,也沒有像泰國或印度的寺廟或皇宮。 沒有真善美,何來的文化? 說來台灣不是沒有真正的文化。YOUTUBE可以找到台語訓讀的出師表,台語才是千年前中國的語言。 但是台灣人普遍窮苦,所謂的文化是零星的大家族裡才有的東西,並不在我們凡夫俗子的日常生活裡。 所有那些半調子的景點無中生有的夜市美食都只是炒短線的商業行為。那是娛樂,不是文化。不必在那邊欺騙自己。 平溪天燈,那算是一個全觀眾一起參與的行為藝術,我比較奇怪的是為什麼到現在也沒見過有人去放特殊造形的天燈? 如果造價太貴,那就回收呀。本來孔明燈就是要懸線回收的。
真正發生於我們平民生活之中的才是文化。像媽祖出巡這就是一個世界級的文化活動, 傳承了百年,有1/10以上的人口參與,歷經9天行程400公里,它蘊藏的文化能量達到世界三大宗教活動之一。 這就是一個真實的立足點,所有的文化活動可以依憑著它,包括廟會天燈燈展林林總總都可以延著遶境的路線集中一次爆發 這種活動沒有理由比不上巴西的嘉年華會,這種活動才會讓外國人永遠記得台灣的名字。
除去這種動態的活動,靜態的景點剩下自然風光以及各地的老街了。 老街也是一個可以讓商業活動與文化得到平衡共存的地方。 當然這些老街大部份都沒有得到好好的規劃與行銷,絕大多數又只圍繞著吃吃吃買買買 你為什麼不能保留一兩個建築內部擺飾成當年大戶人家的風華? 為什麼不能每個週末開放讓新人在那邊古裝坐馬車花轎風光的遶街? 為什麼不能讓一家人在古老的建築裡用古人的方法去體驗生活? 為什麼不能有更多的活動來展現過去的文明與失落的記憶?就算要動用政府的預算來補貼都應該要做。 難道在台灣人的心中所謂的歷史都是一些無關痛癢的人事地物與那些不堪的回憶嗎? 人不可以忘本,人類不是從天而降,或是憑空產生。 體會先人如何去解決生存的各種問題,如何從大自然取得資源,學習到很多生活的智慧,與自然共存 連結我們今天的生活,最後才會型成一道射線指向未來。 沒有生活智慧的人不可能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說起自然風光,看到陽明山就只知道陽明山花鐘? 那擎天崗呢?冷水坑呢?夢幻湖?七星山?小油坑?大油坑?魚道古道?馬槽溫泉?大屯山? 幾十條環山步道,各種地質景觀。我覺得陽明山非常有國際級的觀光價值。 台灣有太多世界級的美景。台灣的百岳請問我們台灣人有多少人去過其中的幾座? 台灣的針葉五木闊葉五木,請問多少人親眼見過他們生活的姿態?這樣稱為台灣人會不會有一點心虛? 如果外國人不認識陽明山的美,應該要怪誰?
絕大部份都是國有土地,請問誰應該去建設去開發去配套去推廣? 放著現成世界級的美景不用,卻花費百億元硬是搬來一堆花樹盆栽建成虛幻的空中閣樓名之為花博,
這TMD是在搞什麼? 誤國的這些政客與官員。誤國的文憑主義下產生的高高在上卻零創造力花錢如流水的政府。 你說在這種環境下,民眾能做什麼?妖怪村已經是很用心的景點了。 不是台灣的文化,不是為了外國人而建的景點。那是給台灣人用很低代價去體會日本文化的遊樂園 。
義大是一樣的道理。 你說它很粗淺,不能代表日本文化,事實上大部份人去日本不就是拍拍照吃吃料理泡泡溫泉而以嗎?
誰真心去走一趟文化之旅?有錢當然去日本,沒錢的平民有沒錢的娛樂方式。 把它做得很精緻然後開始收費是不是一定就會回收甚至賺更多?恐怕沒這麼天真。
妖怪村的魅力不僅在白天,晚上去才更入味。 所以他尤其不能用台灣的鬼怪,因為遊客會弄假成真,這會變成一個陰森森的地方。
搞一些日式的鬼怪,看起來一點也不可怕,反而很可愛。
如果一個無中生有的妖怪村都可以這麼有聲有色,我想請問: 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局,你們是來當官的是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