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1日 星期一

多核心CPU的未來趨勢

本文原載於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1236674&p=8#14835018
==================

cpu的速度卡在2GHZ-3HGZ這個速度己經太久了。
2004年的cpu就己經到2GB了,五年後的cpu還是沒有超出這個範圍。
我不知道問題出在那邊,會不會是因為這個頻率就是分子的振動頻率帶?
只要能一躍跳過6GHZ,也許就突然解決了^^
反正以目前的科技,如果cpu的運算能力要顯著的向上提昇,
除了走多核心之外,別無它法了。


如果去計算單位運算能力的成本(時間成本,耗電,空間成本),
無疑i7是首選
但是絕大多數的工作都無法多工運算,加上週邊的速度都跟不上
再加上使用者跟本沒有這麼多工作可以餵飽這麼大的運算能量。
因此絕大多數的時間cpu都閒置著,
再多的核心也沒有用。
這就是使用者不買帳的原因。


如果買汽車也不會讓上下班快多少,那麼大部份的人會選擇買摩托車
或者甚至乾脆就搭公車了。

買摩托車,這就是一堆小筆電存在的理由
搭公車,這個觀念在電腦界裡還很薄弱;就是把電腦分享給多人使用。
所以將會有一大部份的cpu朝向兩個極端發展:
(1)低階低耗能低價的cpu (2)高階多核心的大型CPU

使用電腦分享器 把電腦分享給多人使用,這就是未來的趨勢。
這很可能也就是多核心cpu未來能存在的利基
兩個cpu無法協同工作?那就各跑各的process,
一個使用者分一兩個核心來用就好了。
將來一定會看到電信業者出來搶這塊it界的末日大餅
大家不必在家裡養電腦了,直接租用電信業者的電腦;
從手機或機上盒(其實就是終端機) 就可以操作電腦。
像網咖一樣按時計費。


講太遠了。
我家裡有8門監視器全時錄影,
尖峰時間有5個人在使用電腦
用虛擬電腦開3個網站
以上全部就使用一部I7-920,它有8個thread,cpu總負載在35%以下;
這個運算能力是Q6600的接近兩倍
與2005年時家裡7部電腦同時啟動時的那種盛況真是今非昔比啊。

我最近打算再加兩個網站,兩門監視,好好把i7-920的運算能力全部榨乾。

結論:我認為(1)虛擬化運算 (2)電腦共享器(pc網路終端機) 這就是未來電腦的主要演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